“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环境、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瞻远瞩提出的宏伟战略构想,是一项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外交意义。“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无疑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确立了一个大方向,也为能矿企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遇。
新闻纵览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在京揭牌
8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出席仪式,共同为中心揭牌。陈全训、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在揭牌仪式上致辞。研究中心在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特别是在建设有色金属大国强国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研讨会举行
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近日在广州举行。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新格局正在形成
8月15日,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近五年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成果。通报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油气勘查开采在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保持基本稳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格局正在形成。
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五年盘点
油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强调要立足国内,不断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
科技创新助力可燃冰勘查试采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用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调查,把地质调查过程变成科技创新的过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解决资源环境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总的指导思想。自1999年我国正式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以来,先后在国家水合物调查专项、国家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持续支持下,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为牵头单位承担了一系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保真取样器研制、目标优选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成功研制了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设备、深海保压取芯钻具等一批关键装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实践和创新,形成了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与海底高频地震联合探测、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等国内首创的海洋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探索地灾调查监测新路子
记者日前获悉,国土资源部自今年5月推广地灾防治“五化”模式以来,截至7月底,已有13个省份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对接,希望获得地灾防治“五化”建设技术支持。
筑底回稳,矿业可望阶梯式缓慢复苏——2017年上半年矿业形势分析
2017年上半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前景均有所改善,出现摆脱“萨默斯魔咒”(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迹象,货币政策也由宽松回归正常化,世界经济时隔8年迎来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4%上调至3.5%,这是过去5年来IMF首次在春季会议上调当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受此影响,全球矿业供需基本面有所好转,但复苏动力仍显不足,复苏进程仍旧缓慢。中国矿业则面临着勘查能力过剩、环保生态政策加码等问题,延续下行走势。国际与国内矿业“二元”走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