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知下的基础支撑新突破

——来自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纵深报道之三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10-23

  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者,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一年来在基础性地质调查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什么?地质科技与国际合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业界人士对此普遍关注。

  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举办的“中国地质调查评价进展”专题论坛座无虚席。

  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查明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圈定找矿有利地段、发现矿化线索、为找矿指明方向为主要任务,在夯实好基础的同时全面支撑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基础地质认知水平显著提升

  基础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磁法测量、区域重力测量、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遥感地质调查等。

  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从天上到地下同时展开,在区调方面已经实现全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航磁方面实现了直升机和无人机等多平台高精度调查,开展陆域航空重力,实现空地一体区域重力调查模式。

  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共完成1∶5万区调22万平方千米,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完成305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2%。2014年完成1∶25万区调1.5万平方千米,全国累计完成591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62%。完成1∶5万航磁调查20万平方千米,累计覆盖42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43.8%。2014年,共完成1∶25万区域重力18万平方千米,全国累计完成566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59%。开展了辽宁鞍山-本溪铁矿等整装勘查区等1∶5万重力和新疆东天山雅满苏地区等综合物探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还开展了1∶5万重力与激电、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试点,拓展了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在化探方面,全球率先对地球表层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地球化学填图,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国际领先。

  “2014年完成1∶25万区域化探5.8万平方千米,累计完成635万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66%。开展了东天山等浅覆盖区的区域化探示范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毛晓长在论坛中如是介绍。

  他还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新一代省级地质志和系列图件,已完成和开展24个,拟于2020年前全部完成。下一步,我国将不断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体系,将完成全国可测区1∶25万基础地质调查和更新,将围绕需求开展1∶5万基础地质调查,2020年前基本覆盖成矿带,对部分年代久远图件进行更新,将完成省级、重要地质单元、全国三个层次的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和编图。

  

找矿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2011~2013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取得了历史性跨跃,新发现非油气矿产地1352处,重要矿产保有储量大幅增加。在这过程中,基础地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国空前提高了重要成矿带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新发现一大批矿(化)点和找矿信息,圈定一批新的找矿远景区。”毛晓长介绍,2011~2013年,我国共完成1∶5万区调、化探、地磁和航磁69万平方千米、58万平方千米、71万平方千米,提交了一大批地质图件和数据,目前78片整装勘查区基本全覆盖,213片找矿远景区可测区覆盖程度基本达到75%,20个成矿带可测区覆盖程度基本达到50%以上。

  不仅如此,成矿带上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记者了解到,我国已首次系统完成全国20个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建立成矿带地层、岩石、构造时空格架,基本查明了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取得新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新发现了一大批矿(化)和找矿信息。数据显示,我国新发现矿(化)点600余处,新发现物化探异常5000余处,异常查证300余处。发现一批找矿新区和新类型,如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上新发现矿(化)点45余处,铅锌、铜、金等找矿取得重大进展。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新发现矿(化)点30余处,累计发现矿(化)点130余处,圈出日土-弗野、多不杂-青草山、尕尔穷3个找矿远景区,材玛-多龙岩浆弧可能成为连续的斑岩型铜矿、矽卡岩型和热液型多金属矿成矿带,找矿潜力巨大。

  

创新与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还在地质理论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三维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理清了三维地质调查思路,建立了总体工作流程,总结了适合不同类型地区、针对不同地质问题的三维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组合,初步编制了技术指南,初步建立了各试点区三维地质模型,重大深部地质问题研究取得进展。

  “如在龙门山构造带深部调查过程中,我们建立了龙门山断裂深部结构框架,查明了龙门山断裂地下展布特征,提出了地震发育规律的新认识;在西准噶尔造山带三维调查过程中,我们构建了白碱滩盆山结合部三维地质模型,首创提出准噶尔石炭系基底主要为蛇绿构造混杂岩,地表蛇绿混杂岩带是通过右旋转换压缩楔入的产物,并非构造边界。”毛晓长说。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近几年来,我国对重点矿集区进行了矿产卫片高精度遥感解译,提取矿产疑似违法开采图斑,评估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矿山执法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已全面启动。“我们不断拓展区域地质填图新领域,寻找新的资源空间,解决重大地质科学问题,我们创新地质调查方式和成果表达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即将创立适合不同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方法体系和工作指南。”毛晓长说。

  他表示,下一步将完成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试点,创新调查方式,探索成果表达,并在全国示范推广。继续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综合评价基本农田质量状况。完成全国32个省级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和全国层面综合集成,提出保护规划建议。继续开展全国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遥感解译,分析评估矿产开发和地质环境状况。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成果丰硕

  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该局紧紧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突出重点矿种重点地区,开展矿产远景调查、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老矿山找矿。

  记者了解到,2013~2014年我国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50多亿元,项目900多项,取得一批重要发现,促进和拉动商业性勘查取得一批重要进展,获取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

  “目前,我国矿产调查研究程度显著提高,油气资源调查取得重要新发现。”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副主任龙宝林介绍,2013年,我国完成1∶5万矿调7万平方千米,重点成矿区带和78片整装勘查区工作程度分别提高到56.7%、90.9%。圈定物化探异常6456处,发现矿(化)点100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200余处。松辽外围突泉盆地在侏罗系底层钻获轻质原油;首次在柴达木盆地钻获3套良好页岩气层段;首次在青海祁连山地区发现石油天然气;在银额盆地石炭—二叠系发现油气;湖南慈页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部见良好页岩气显示。

  尤为一提的是,战略性勘查探获了一批大型矿床。龙宝林介绍,近几年来,我国通过提高矿产调查工作程度、创新找矿理论认识以及技术方法攻关,促进了一批找矿重大进展,例如多龙铜矿、贵州道坨锰矿、青海夏日哈木镍矿、贵州水银洞金矿、四川甲基卡锂辉石矿等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

  据他介绍,2013年度,多龙矿集区控制铜金属量约1300万吨,2014年度预计新增铜资源量400万吨,累计铜金属量约1700万吨,伴生金约1000吨。贵州松桃道坨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控制332+333锰矿石资源量1.42亿吨。

  与此同时,老矿山找矿新增一批资源。2012~2014年,我国共实施老矿山勘查项目168项,9个项目新增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27个项目达中型矿床规模。累计新增资源量:金231吨、铜123万吨、铅锌243万吨、铬铁矿44万吨、锰矿石3152万吨、原煤32300万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河南老湾金矿、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拉拉铜矿、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等一批勘查项目取得了重大找矿进展。

  “下一步将重点部署能源资源、紧缺矿产和战略新兴产业矿产调查。”龙宝林介绍,在油气领域将以页岩气为主攻矿种,加强常规油气调查,兼顾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其它能源领域,将重点部署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评价;开展重点地区煤系资源综合调查,查明煤系资源家底与资源潜力,促进煤系多能源多矿种综合评价和利用;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基础地质调查与探索研究,圈定资源远景区,评价资源潜力;通过区域干热岩资源调查、开发潜力评价,查明干热岩资源分布与潜力,为开发选址、勘查开发技术等问题提供支撑。

  他还介绍,对于紧缺矿产资源调查,将重点部署西昆仑、班公湖-怒江、冈底斯、西南三江等成矿带铜矿调查;重点部署在西南三江、南盘江-右江、川滇黔及湘西鄂西等成矿带的铅锌矿调查;部署东昆仑、秦岭、川滇黔等成矿带和胶东地区的金矿调查;重点部署在贵州、广西的重点地区锰矿调查;部署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地等钾盐的地质调查与评价。

  “对于其它战略新兴产业矿产资源调查,将重点围绕锂、三稀、晶质石墨等矿种开展调查评价,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龙宝林说。

  

地质科技与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地质科技和国际合作一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身发展和为国家服务的重要使命。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何庆成向与会者介绍,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实现创新,建立了多岛弧盆系构造理论和陆缘增生-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有效指导了区域地质找矿突破,先后发现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湖-怒江三大巨型成矿带、驱龙、甲玛、雄村等7个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和25个大型金属矿床。

  除此之外,我国大陆地层系统进一步完善,获得10个世界地层“金钉子”,编制新一代中国地层表,大大地提升了我国地层学研究在国际的地位。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实现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支撑地质找矿突破,引领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何庆成介绍,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2个国际地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3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3个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地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发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航空物探装备向多参量测量发展,自主成功研发了航磁梯度测量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产的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测量系统促进了生产能力;通过引进先进仪器再消化吸收,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据介绍,2013年矿业大会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对外签署了16项合作协议,合作对象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南非、英国等9个国家。

  “下一步,将加大合作交流,保持国际合作人员的交往;持续改进仪器方法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包括无人机航空物探技术、卫星遥感、北斗定位、分析测试、综合利用等技术完善。拟在非洲开展将航空物探技术应用的合作,初步计划与赞比亚、利比里亚地质调查局合作。继续加大与发展中国家在地质调查方面的合作,共同实施地质调查合作项目。”何庆成说。(张立)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新丝路”上的地学合作新思路

——来自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纵深报道之二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10-23

  “丝绸之路”自古便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在这条存在逾千年、极具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上,各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大使们络绎不绝,共同构建了经济全球化在当时的雏形。

  时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虽然早已告别车拉马托的原始时代,但作为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天然走廊,重振“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将对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

  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一年多以来,相关各国家、各组织、各行业正在用不断深化的合作使这一概念变得具象。

  根据习主席提出的建立欧亚各国“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须倚靠上海合作组织(SCO)这一重要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还包括蒙古国、巴基斯坦、伊朗、印度、阿富汗5个观察员国,以及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和土耳其3个对话伙伴,其覆盖范围包括了整个欧亚大陆的3/5。

  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十多年时间里,其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已经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组织,其国际影响力和威望日益显著,无疑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倚重的平台。从另一方面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也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全球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因此相关各国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便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因此,经外交部倡议、国土资源部批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筹部署,决定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地学合作平台,实施以项目为基础的地学合作。在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学合作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有专家表示,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丰富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内涵,成为该组织投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兴平台任重道远

  新成立的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挂靠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是一个致力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学领域合作交流的中国国内地学研究机构。

  据了解,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了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为组长,国土资源部、外交部、中国地调局以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国土资源厅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聘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等29名国内外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渊担任。

  李文渊在介绍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概况时表示,该中心将搭建一个广泛联系国内外有关地学机构的开放合作研究平台,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矿业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各国间地学认知和人才培养的共赢,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支撑。

  据介绍,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的职责将以丰富和拓展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内涵为目标,其重点任务主要包括8个方面:第一,要努力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地质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地质调查研究机构、地球科学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交往,巩固和深化睦邻友好关系;第二,将围绕重大而又广泛关注的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编制合作研究项目规划建议,主要包括特提斯与古亚洲两大构造域地质演化与成矿,高原隆升与资源、环境、灾害效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等方面;第三,要推动地质调查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促进矿业经济发展;第四,要从地球化学调查技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航天航空遥感技术、难选冶技术、钻探技术等方面,推动地学新理论与技术方法交流,促进地质调查与灾害预警水平进步;第五,要从土地管理、矿业权管理、地质环境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推进地学相关政策法规交流,提高地质矿产管理水平;第六,要搭建矿政管理信息、矿业开发信息、区域地质信息、区域成矿信息等多方面信息共享平台,服务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第七,要拓展矿政管理人才短期培养交流、地学青年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交流、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交流、定期的学术交流等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促进地学领域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第八,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的上述交流与合作。

  李文渊表示:“建成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内地学研究机构只是阶段目标,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要建成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研究机构,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调查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多方合作硕果缀枝

  据了解,在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之前,从2002年至今,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先后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多项合作备忘录,建立起了地学领域的高层合作关系。围绕这些合作框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牵头的多个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中亚(南亚)地学领域合作研究方面,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从2006年起开始承担该区域的地质矿产编图与研究工作,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共有13项,涉及区域内的十余个国家。其中,较为典型的重要成果是由西安中心与中(南)亚各国合作、历时6年编制完成的《中国新疆及中亚邻区地质矿产图(1∶150万)》。该图编图范围涉及我国新疆自治区、除土库曼斯坦外的中亚四国、阿富汗东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及其克什米尔地区、印度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总面积约530余万平方千米。该成果依据现有资料对研究区构造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对区域地质特征、矿产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其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为更大范围内探索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成矿规律等相互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为区内各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景资料。

  在地质灾害合作研究方面,2008年,俄罗斯岩石动力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相关专家到西安中心进行了交流洽谈,并确定了多方合作意向,对天山地区地质灾害进行了联合调查研究。2012年,西安中心指派专家参加了联合考察队,对吉尔吉斯天山Kokomeren河谷进行了联合调查和研讨。下一步,西安中心将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开展多边国际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天山-帕米尔地区地质灾害调查,进行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及检测预警研究,建设典型地质灾害变形与主要诱发因素野外观测站3处~5处,实现各国实时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与共享,积累天山-帕米尔地区自然、人为和复合因素作用下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的科学观测数据。

  在中国-南亚地区国家间地学领域合作研究方面,为填补中国大陆周边地质矿产编图空白,2008年、2011年,中国地调局分别与印度地调局、巴基斯坦地调局签订了地学合作备忘录。在此基础上,西安中心于2011年开始与两国地调局在南亚地区基础地质图件编制、巨型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在已有资料基础上,项目将研究区划分出3个一级构造单元、18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34个三级构造单元,编制了1∶250万南亚地区构造简图、南亚地区地质矿产图(初稿)、遥感影像图,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同时,他们对印度、巴基斯坦BIF铁矿、铝土矿、锰矿、铬铁矿及铅锌铜等优势矿产资源成矿类型、成矿时代以及地质背景有了系统了解,并划分出了7个主要成矿省和57个成矿区带,对南亚地区各成矿带成矿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中国-巴基斯坦地学领域合作方面,2010年,中国地调局和巴基斯坦地调局签署备忘录后,西安中心与巴方进行多次互访,并就合作领域、合作形式等达成多项共识。苏莱曼山-喀喇昆仑山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是在两国合作协议基础上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编制1∶100万区域地质图、大地构造草图,建立了研究区矿产地数据库,并在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优势矿种资源潜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此外,双方还在地球化学调查方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在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地学领域合作方面,两国在中吉天山成矿规律、地质背景对比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中吉天山地球化学条件对比研究,取得的成果包括建立了吉尔吉斯斯坦全境1∶5万地球化学数据库,更新了新疆西天山地球化学数据库,完成了境内外化探数据的对接,建立了中吉天山地球化学数据库;完成了跨境编图的合理对接,编制完成了63张中吉天山跨境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开展了中吉天山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潜力评价研究,全区共圈定找矿预测区187个,其中金矿预测区77个、铜矿预测区50个、铅锌矿预测区60个;在吉方境内圈定找矿预普查选区21个,提出有开发利用前景的矿床25个。

  在中国-塔吉克斯坦地学领域合作方面,2008年,西安中心以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规律对比研究项目为基础,与塔方地质总局建立起合作关系。2011年,在中塔地学合作备忘录框架下,西安中心与塔方地质总局签订了《中-塔合作塔吉克帕米尔化探协议》,至此两国开始在帕米尔地区开展实质性联合野外工作。双方的合作得到了塔方地质总局和中国驻塔大使馆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东帕米尔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扫描工作3万平方千米,建立东帕米尔地区地球化学数据库1个,编制该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件103幅,查证地球化学异常区4个,发现矿化线索30余处、矿体露头9处,初步控制矿体规模3处。同时,他们成立了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塔吉克斯坦代表处,西安中心李宝强团队还荣获塔方颁发的“塔吉克斯坦地质找矿突出贡献奖”。

  

互惠互利成果共赢

  “其实这个平台就是一个以项目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平台。”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总工程师徐学义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各国间大量项目合作成果的直接受益方是我国的广大矿业企业和勘探单位,对于各成员国本身的地学发展和矿业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徐学义介绍,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所搭建的平台主要分为国家间、地学机构间和地学人才间3种层次,要力求通过共赢互信,建立长期合理的合作机制,形成稳定的合作平台。而合作的思路与措施主要以大范围、多层次的项目实施为主,其内容主要包括覆盖国家的合作项目、跨境成矿带地质对比项目、远景区找矿靶区优选项目等,目的是要提升对关键地质问题的认知水平、指导合作地质国找矿部署,最终实现地质找矿新发现、新突破。

  “最终成果是一定要实现共赢的,无论是国家间、组织间,还是最后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他主体的指导作用。”徐学义解释说,地学合作研究平台成果共赢的具体体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间地学合作成果提供了资源潜力评价和矿政管理的基本依据;第二,境外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研究指导中国境内找矿工作部署,中国境内指导境外地质找矿部署;第三,远景区靶区优选和找矿发现为资源所在国矿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信息;第四,前沿科学问题合作研究提升了双方的地质认知水平;第五,合作要为人才成长和勘查技术方法交流提供平台;第六,丰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的内涵。

  关于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后下一步的合作设想,徐学义表示,我国将本着平等互信、互惠互利、成果共赢的基本原则,通过搭建、维护各国间的新老合作平台,按国家单元、成矿带和重点地区等不同层次开展项目合作,合作领域涵盖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实验测试等;在国家单元层次,将继续推进区域地质研究及编图、低密度地球化学区填图、地质灾害防治和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在跨境成矿带层次,将继续开展跨境地质填图和多边地质编图、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成矿带重要矿产资源成矿背景与资源潜力研究等工作;在重要远景区层次,将从重点找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综合评价、典型矿床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等方面加强合作研究。

  “一批优质的地质图件、一批可以影响国际资源布局的找矿信息、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地学人才,这就是我们的最终合作目标。”徐学义最后表示。(周铸)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新常态下矿业发展的新高点

——来自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纵深报道之一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10-23

  从“中国矿业国际研讨会”这个名字开始,从1999年至今,16年来,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路成长、成熟,日臻完美,如今已经成为中外矿业企业和相关机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平台,成为亚洲最大的矿业盛会和全球四大矿业大会之一。作为中国矿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品牌,日益受到国际矿业界的高度重视。

  与往届一样,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依旧亮点纷呈。与会者明显感到,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成为世界矿业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新坐标,甚至成为全球矿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更隆重的“亮相”

  与往届相比,本次大会可谓规模空前。在开幕式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介绍,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矿业可持续发展,全球矿产勘查形势、矿业与资本市场、绿色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题进行研讨。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的代表,共计8000多人参会参展。中外参展商达到了400多家,国外嘉宾超过1500名。

  据了解,此次大会得到了国际矿业界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智利、俄罗斯等国驻华大使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中国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等。

  从参会的国家和地区看,出席这次会议的国家和地区覆盖面更广,多是矿业大国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除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智利等传统资源大国继续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会外,国内外参会的代表更具广泛性:不仅有国际性组织、跨国公司的代表,还有国内及国际金融投资机构、大型民营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高管,更有几十个国家的矿业部长或副部长,官员层级更高,如加拿大、俄罗斯、苏丹、波兰、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矿业部长或副部长均应邀出席大会。

  此外,世界银行、多伦多证券、RBC资本市场、中银国际、南非标准银行、国际地科联、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国外重要矿业公司、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出席大会。从国内参会企业看,中国五矿、中国黄金、中国铝业公司、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大型企业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会议在往届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国内外矿产勘查开发交流合作项目的洽谈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矿业企业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

  除此之外,2014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矿业博览会与大会同期举行,展览面积增加到3.8万平方米。除标准展位外,还设有供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矿业大国进行展示推介的部分国家总体展、特装展、矿业机械设备展、项目对接展等各类展区。

  为鼓励积极参与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国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推动矿业大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还特别设立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贡献奖,分最佳赞助奖、最佳展览奖、最佳参会奖、最佳服务奖等4种奖项,奖项在大会召开期间颁发。

  

更务实的内容

  与往年相比,今年大会主题更加突出“创新和可持续”,内容也更加丰富、务实,紧扣政策导向和经济环境大势,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新的服务项目,并且更加关注效果。

  大会包括“主题论坛”、“国外矿业部长论坛”和“矿业发展高层论坛”共3场主论坛,并推出36场专题论坛和国家(地区)合作项目推介会以及2场矿业科普讲座和宝玉石鉴赏讲座。

  在开幕式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的致辞精炼有序,内容紧扣新常态下的矿业经济新形势,全面务实,充满启示。“从世界看,当前全球延续复苏向好态势,但增长基础仍不稳固,增长的格局还不平衡,下一步走势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从中国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正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常态。推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持续发展、尊重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发展是波动的,矿业发展难免有起伏,这就更需要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促进矿业的持续发展。”

  针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姜大明分享了他对矿业发展的建议和思路: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转型中培育矿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持续活力。

  同时,他还强调,以创新驱动促进矿业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矿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创新也是矿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推动矿业复苏增长的转型,关键是要发挥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释放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红利,为矿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此,国际矿业界要积极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环境,加强对矿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引导,提升矿产资源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成矿理论、评价方法、开发模式、利用技术创新摆在推动资源革命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强绿色矿山体系构建与矿业开发生产基地的生态修复等技术体系的研发力度,加强技术攻关,大幅度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要携手推动和加强矿业管理的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矿业发展的活力。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深化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建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长效机制,建设科学适用的储量管理制度,健全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调节机制,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强化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努力构建调查评价扎实、规划调控科学、开发快速突破,开发规范有序、市场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和谐的矿产资源管理新格局,为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部长的发言无疑给与会者提供了更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更贴心的思路指引。此外,他还在大会上发出倡议:“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无不表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矿产资源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工业的血液和粮食。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依靠国内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矿业已经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矿业界的同行们要本着‘积极、务实、平衡、互利’的精神,以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携手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在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关键时刻,姜大明部长向世界矿业界发出了“把握发展机遇,深入对话交流,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共创全球矿业的美好未来!”的郑重呼吁。

  汪民也在开幕式上表示,面对世界经济和矿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更加坚定信心,积极把握机遇,努力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矿业结构优化调整,以更加务实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矿业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全球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崔津渡表示,矿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矿业正在转型升级,加强对国际矿业与经济形势的研判,推动矿业管理创新和技术革命,是世界各国和全球矿业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矿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开拓矿业新的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题论坛上,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全球矿业总监汤姆·巴特勒及美国凯西投资研究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巴德·康瑞德,围绕会议主题,针对当前全球经济和矿业发展的现状、形势和变化趋势分享了精彩而独特的见解,对于国际矿业界深刻把握全球经济和全球矿业发展态势,坚定未来矿业发展的信心,推动和促进全球经济和矿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论坛由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主办,主要涉及政策与金融,矿业普查、勘探与开发,矿产品专题,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国际重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页岩气勘查开发等,还有围绕企业海外投资等举行的专题论坛。

  

更高调的“拉票”

  随着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矿业市场的投资,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已经成为数年来越来越多矿业大国不惜远赴重洋,组团来中国参加国际矿业大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开幕式后半部分,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主要矿业大国代表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纷纷“拉票”,各显神通。

  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打出了与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深厚的“友情牌”:“加拿大1999年就参加了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国家,吸收了全球16%的投资。加拿大有很好的人力资源,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很好的设备。技术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开展矿业勘查和工程投资,还可以提供法律服务及安全等相关服务。加拿大同时也是一个投资环境和自然环境很好的地方。我们要继续保护环境,保护当地的社区,支持行业的发展,减少浪费。希望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矿业界代表就矿业的发展和未来充分交换意见,洽谈创新合作途径,为彼此带来合作共赢的利益。”

  南非矿产资源部部长拉马特洛迪的“套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当前我们两国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两国2005年8月份就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南非有相关的矿业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保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的原则是,不光要有利润,还要保证人、环境、社会的和谐安全,这些在矿业开发过程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相关的财政措施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非常好的法律框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机遇,能够保障我们的社会发展,而且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智利驻华大使贺乔治表示,智利也是一个全球重要的矿业国家。在过去25年中,智利的矿业有很大的发展,矿业对于经济也非常重要。智利和中国有非常多的合作。智利1/3的铜产品都被中国购买,2/3卖给亚洲。贺乔治说:“我们很乐意把铜出售给中国,很乐意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智利矿业领域。”

  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副部长何拉莫夫表示:“俄罗斯有独一无二的矿业资源,无论其种类还是储量,在全球都名列前茅。中国是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与中国同行和朋友开展并扩大合作是俄罗斯对外政策和经贸合作优先考虑的方面,我们正在为建立能源同盟而努力。俄罗斯远东矿产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俄罗斯联邦已通过2030年前国家地质矿产资源发展纲要,该纲要叫做《自然资源自修复和利用纲要》,这一纲要将大量吸收国家资本。我们认为,亚太地区大型公司的参与将提升我们的合作,各个公司将在此大有可为。我相信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为各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富有建设性的工作,为中俄两国长远的合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更贴心的服务

  打开大会组委会为每一位与会嘉宾准备的资料包,你会看到一份需要每位参会者填写的调查问卷。问题包括:您对此次大会是否满意?最吸引您的论坛主题是什么?您对大会的哪些服务不太满意……从这些点滴的细节中,你能感受到一种贴心,一种温馨。

  为了让更多国内外与会者在紧张的参会之余有休闲的空间,也为了向更多希望坐下来谈合作的人提供便利,大会还将香港餐饮界翘楚“老友记”引进大会会场,它也成为大会惟一的指定餐饮服务品牌。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从会前开始,组委会就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官网设立了酒店预订服务,选择了梅江会展中心周边平均车程在20分钟之内的多家酒店,预订不同房型,提供优惠价格,并提供下榻酒店至会议场馆的免费班车服务,同时在会议场馆配置医疗站和医生、药品,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会议组织方还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岗服务的方式,面向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等高校招募了数百名志愿者。经过培训后,志愿者们负责贵宾礼仪、大会论坛、现场咨询、后勤保障等涉外服务。大会严格有序而不失温馨的服务,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刘晓慧)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中国地调局副局长李金发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墨西哥矿业投资论坛上表示

中墨应进一步扩大矿业投资往来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10-23

  “中墨双方应携手努力,在现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矿业领域双边经贸投资往来,深化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开发、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不断提高矿业合作水平。”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墨西哥矿产投资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

  李金发说,中国和墨西哥同为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和矿业国家,矿业投资经贸关系密切,合作互补性强。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矿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大。中国和墨西哥互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双方开展的一批重要矿业投资项目为两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墨矿业合作工作小组的支持下,一系列务实、具体的合作获得推进并开展。此外,国土资源部与墨西哥经济部也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两部高层往来密切,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和墨西哥国际矿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国在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构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李金发指出,当前,中国正在同步快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合作将为包括外商企业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创造新的重要发展机遇。真诚欢迎墨西哥企业来华投资,同时也继续鼓励中国企业发挥优势、履行责任,积极投资墨西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信墨西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矿业投资环境将继续吸引中国企业开展投资。

  李金发强调,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矿业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藏机遇,但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和墨西哥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具有发展和繁荣矿业经济的良好愿望。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是两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两国企业应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重要平台,积极开展矿业项目推介洽谈和合资合作,努力实现矿业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刘烜)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奖揭晓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4-10-23

  10月22日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奖揭晓,34家单位分获最佳赞助奖、最佳展览奖、最佳参会奖和最佳服务奖。

  其中,获得最佳赞助奖的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获得最佳展览奖的是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等11家单位。获得最佳参会奖的是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先成、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业联合会秘书长张志敏等10名同志。获得最佳服务奖的是天津市长途汽车公司、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等5家单位。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积极参与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国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推动矿业大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于2006年起设立“中国矿业国际合作奖”,并于每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颁发。该奖项已连续颁发八年,对总结矿业领域的成功合作经验,推动中国矿业的改革开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当前矿业领域的新形势,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矿业的对外开放与持续发展,经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研究,将奖项调整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贡献奖”,并制定了《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最佳贡献奖评选办法》。评奖范围是指连续两年以上参与矿业大会,从事矿业领域相关工作的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国内外协会、学会和商会等。具体奖项包括最佳赞助奖、最佳展览奖、最佳参会奖、最佳服务奖。奖项评选每年组织一次,除最佳参会奖外,每个奖项奖励名额不限,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期间向社会公布,并由大会组委会领导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张立)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颁发最佳贡献奖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4-10-23

  日前,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答谢冷餐会暨颁奖仪式,34个单位和个人获最佳贡献奖。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天津市副市长、为获奖者颁奖。

  汪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历经十多年发展,在国际矿业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把握矿业动态、获取矿业信息、寻求合作机会的重要平台,得到国际矿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参与。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不断成长与发展,得益于各方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他向积极参与支持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8个单位获最佳赞助奖,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11个单位获最佳展览奖,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先成等10名个人获最佳参会奖,天津市长途汽车公司等5个单位获最佳服务奖。

  据大会统计,本届大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参展,其中有20多个国家的矿业部长、副部长、驻华大使和有关政府官员出席会议,参会参展人数达8262人,参展单位617家,推介洽谈与合作对接了一大批矿业项目。本届大会在规模、规格、影响力等方面均再迈新台阶。

(刘振国 吴梅)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举行颁奖仪式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天津日报   时间:2014-10-23

  昨晚,“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颁奖仪式”在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出席并致辞,副市长宣布获奖名单,并共同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汪民在致辞中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历经十多年发展,在国际矿业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把握矿业动态、获取矿业信息、寻求合作机会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在规模、规格和影响力等方面再次迈上新台阶。希望各界嘉宾一如既往参与和支持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充分发挥好大会平台作用,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促全球矿业健康繁荣发展。

  本届大会共有34家企业、单位和个人获奖。其中,中国五矿集团等获得最佳赞助奖;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获得最佳展览奖;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先成等获得最佳参会奖;天津市长途汽车公司等获得最佳服务奖。(陈璠 贾云娇)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适应矿业分化格局 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4-10-23图为10月22日的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会场上参加会展的代表们。(李振涛 摄)图为10月22日的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会场上参加会展的代表们。(李振涛 摄)

  10月22日上午,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业发展高层论坛举办,来自五矿、中冶、中国黄金、中铝、同煤等国内外大型矿企以及相关企业的十余位高管共聚一堂,热议全球矿业发展机遇。

  2013年以来,全球矿业经历牛市的过度扩张后步入下行趋势,全球矿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矿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对此,与会矿企高管们感同身受。“2013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预算为144亿美元,跌幅达30%。我国地质勘查投资为459.79亿元,同比减少8.4%,是我国十几年来地质勘查投入首次下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副局长许智讯指出,我国矿业经济低位徘徊,成本高企;地质勘查进入下行周期,中央财政调幅放缓,地方财政衔接乏力,商业资本观望等待。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福利总结,当前矿业生态圈出现三个结构性分化,即有色和黑色市场走势出现分化,有色金属出现筑底回升迹象,黑色金属一路下行。各类矿企竞争态势出现分化,在矿产资源端,矿业巨头不断扩产,小型矿山停产待工,在贸易流通端,金融投资机构退出,贸易商向上游衍生;从世界范围看,矿企布局结构出现区域分化。他建议,矿企进行差异化定位,积极布局资源禀赋突出和矿业政策优惠的国家,更加注重技术含量高的冶炼产品,产业化布局产业链。

  如何应对调整期变数?热议中矿企高管们达成了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须适应矿业结构分化格局,增强企业差异化竞争力,改变粗放、盲目的“大混战”局面,使矿业逐步向细分的、专业的新格局发展。国际投资者的审慎,产生了低成本收购资源的机遇;中央财政为化解风险,坚持资源环境并重,加大基础地质投入力度,投资方向在专业类别上有重大调整,这将使找矿人、投资者重新审视国家地质工作布局,从而找到新的机遇;国内风险勘查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矿业权属性资本化提速。面对机遇,矿业企业应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乔思伟)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4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