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理性更重要
---写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之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0-22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又开幕了。经过近3年等待,业界对矿业回暖的期盼更加热切。这种期盼亦喜亦忧。喜的是,中国矿业形势已出现回暖向好的势头。忧的是,“暖冬”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矿业回顾与展望》,中国矿业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一则,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市场;二则,2015 年上半年除水泥和平板玻璃外,其他矿产品产量均小幅上升;三则,矿产品贸易仍有小幅上升。这份成果显示,矿业市场已出现与过去不同的特点,大宗矿产品需求不足、供应过剩,但以锂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需求增速加快。
不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出,“暖冬”形势还会持续,矿业市场真正的反弹要在未来两三年左右才会出现。
对中国矿业界而言,持续“低温”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它能让业界、政府和社会更加清醒、更加理性,将有利于中国矿业由大到强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改革开放后,中国矿业大致经历了两个升降周期。其中两次上升期,尽管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存在的非理性“虚火”成分值得反思。
上世纪自80年代起,中国矿业一派繁荣,国营、集体、个人蜂拥而上,全国矿山数量飙升到30多万个,“小而乱”成为矿业界面临的严重问题,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走过低潮,到了21世纪头10年的中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多重元素的推动下,中国矿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炒矿”问题随之凸显,各路资金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奔矿而来。在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找矿潜力大的新疆,甚至出现了“老板提着现金到处找矿投资”的情况。对行业来讲,有资金投入原本是好事,但当时很多资金只是为了“炒矿”。不少投资人低价收购矿业权后,稍作包装就能在市场上以高于原价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出手。
总结前两个周期出现的问题,近3年的矿业低迷,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是对“炒矿”的撤火。如果我们能以此为鉴,增强理性,对未来的矿业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务之急,是用政府调控之手引导矿业走向理性轨道。譬如:这些年政府设立了各类保护区,但之后是否要进行调整,或者根据什么情况调整等,需要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
理性对待矿业开发,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对于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多数人仍停留在“非此即彼”的认识层面,认为要保护环境就不能搞矿业开发。事实上,近些年国土资源部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后,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实例,一些矿山还成了旅游热点景区。
对业界而言,理性更显重要。除了需要认识到矿业的周期性波动外,还应当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放到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进行理性思考。记者以为,中国矿业市场的上一轮火热,已成为“曾经的故事”,今后即使矿业形势出现反弹,再回到过去水平的可能性也极低。因此,要想在矿业界“掘金”,就得“苦练内功”,从管理、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上想办法,通过多项进步提升赢利能力。面对市场,要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的形势,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勇敢地参与到国际矿业合作中。对待社会,要主动承担起反哺社会的责任,在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中贡献力量……
理性,社会才会和谐。理性,矿业才会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于德福)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