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矿业发展机遇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网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1-062015年,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仍处颓势的全球矿业犹如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一带一路”战略会给全球矿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不出所料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很多专家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必将进一步拓展沿线各国矿业合作的空间,将各国在资源、市场、资金、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互补优势,充分激发出来。
在当今矿业全球化大潮下,“一带一路”的战略前景,预示着沿线各国彼此之间的真诚合作,必将把各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力,从而为全球矿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资源丰富且互补性极强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能源资源将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沿线各国的矿业合作提供新的平台。
正如土耳其矿产资源勘查总局副局长克里姆·萨利卡瓦克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论坛上所表示的:“‘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平台。沿线国家历史上本就紧密相连,彼此合作非常重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可以用“举足轻重”来形容。公开的数据显示,在这个区域内储藏的矿产资源有近200种,价值超过25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61%。其中,世界上煤的蕴藏量最高的地区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黄金之国”;东南亚诸国有长达2500公里的锡矿带,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宝玉石产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最多的地区是西亚诸国;印度和俄罗斯是钻石重要产区;俄罗斯库尔斯克分布有世界最大的产铁盆地等。
为什么在“一带一路”沿线有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10月20日下午,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向人们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宏观地质背景。“在全球成矿单元的四大成矿域中,‘一带一路’地区内的成矿区带就有12个,各成矿区带中产出大—超大矿床总数达到326个。”
更为重要的是,各国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例如:中国紧缺的铜、镉、镍等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等,恰好是“一带一路”沿线另一些国家的优势资源;而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勘探开发开采能力相对较弱,与我国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缅甸矿业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局的久久奥表示,缅甸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手段比较传统落后。“目前,缅甸东部地区要做进一步的矿产勘查开发。我们正在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吸引外国投资者,希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帮助缅甸解决在矿业开发中遇到的难题。”
这种情况很普遍。中国与东南亚地理上相邻,地质构造相连。东南亚位于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和华南成矿带向南延伸地带,成矿条件优越,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勘查和开发程度低。因此,“开展中国—东南亚国家地学合作,有利于深化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林方成表示。
前景广阔且合作热情高涨
在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对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的全球矿业来讲,具有吸引力。就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前夕,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推进矿业合作的消息纷至沓来。
我国首个“一带一路”矿业合作民间智库成立,企业和机构可获取沿线65个国家50余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产量、开发状态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承建第一个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首个专注于“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及其相关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北京正式启动,募集目标100亿元,今年年底前结束募集……
如今,很多沿线国家已经认识或切身体会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能够共享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并将本地区的资源、技术与资金优势等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为此,各国对沿线开展矿业合作的热情极为高涨。
在刚刚落幕的中俄博览会东北亚矿业合作会议上,来自俄罗斯和蒙古等国的代表齐聚哈尔滨,分享了各自的找矿成果,表达了积极合作的愿望。为了推介自己的矿业项目,俄罗斯专门编制了一本厚厚的宣传手册。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中俄就有22个矿业合作项目签约。
而在9月举办的2015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东盟各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聚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矿业机遇,围绕矿业形势、地学研究合作、矿业政策研究、地质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在决定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建设国家地质实验室后,柬埔寨矿产能源部国务秘书迪·缇那曾表示:“我们希望除了中柬两国受益以外,也为沿线国家带来更多利益。期待未来能与中国国土资源部门有更多交流。”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资源消费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来自缅甸、越南、泰国、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矿产资源部门的代表,纷纷介绍了自己国家的资源赋存和地质勘查情况,同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
“这充分表明,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愿景。”一位专家对记者说,“合作,是必由之路。”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矿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产能过剩。“如果我们的产能,以及技术、资金等能够转移,不但对沿线国家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们也可以抓住机会优化矿业的产业结构。”
以钢铁产业为例:“一带一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推升钢铁需求,而沿线国家多是我国钢材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这样的产能合作,无疑将加快我国钢厂走出去的步伐,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可以利用国外优越的矿产资源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地质先行且大有可为
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矿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讲,裴荣富则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可以称为是当代的创举。
创新也好,创举也罢,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矿业开发的极大促进,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机遇。很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地质工作和国际地学合作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裴荣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上指出,开发矿业是地质系统的公益性地质工作,目的是解决矿产的“资源”问题;矿业开发是以市场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为主,目的是解决矿产的“资产”问题。有了“资源”和“资产”,还要上市经营形成“资本”。
他由此提出了地质工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开发中的位置。“矿业开发‘三资’中的‘资源’,应以矿床学和找矿勘查地质学为主,‘资产’应是矿业企业家的任务,‘资本’则应是以经济学和商业学为主。”
此外,他还建议成立“一带一路”矿产风险勘查基金,引导企业在矿汇区内进行整装勘查,以利找矿快速突破。
记者从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了解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学合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及地球化学填图的力度。”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主任吴珍汉介绍,“例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百余位地质学家联合完成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被国际地质图委员会评定为2014年度最佳地质图。”
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些扎实的地质工作,无疑为“一带一路”的矿业开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宏观地质资料。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来自很多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官员和学者,纷纷表达了对开展地学合作的强烈愿望。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塞义德·伊什特亚克·可汉表示,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巴基斯坦迫切要把能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发展繁荣的矿业。“希望其他国家的地质机构,共同参与到巴基斯坦的地质调查工作中来。”
“不同的文明互相共融,各国人民相知相交。我们衷心希望这次会议特别是本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在能源资源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最终做到互惠发展。”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结束时,主持人的一番祝福,或许代表了所有与会者的心声。(李响)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 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