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地质勘查、地质环境保护、土地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8项,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27项

 

  近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技工作紧密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在地质勘查、地质环境保护、土地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38项,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27项。“中国陆地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装备”、“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技术工程化开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等一批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地矿勘查技术实现突破。地质矿产勘查理论取得重大突破,青藏高原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区域成矿规律,新发现驱龙、甲玛等7个超大型和冲江、朱诺等25个大型矿床,确定了重要巨型金属成矿带,大幅增加了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量。深部勘查与探测技术取得进展,勘查技术装备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成功研制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和2000米地质岩芯钻探关键技术装备。4项矿情调查评价成果显著,对我国煤炭、铀、铁、铝土矿等25个矿种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和评价,实施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专项、全国近15万个矿业权实地核查、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

  地质环境保护成果显著。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取得突破性成果,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支撑服务了土地污染评估和治理,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支撑服务了节能减排战略,城市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支撑服务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找水取得突破,为870万缺水群众解决了饮用水源。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汶川地震灾区、舟曲特大型泥石流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重大滑坡灾害减灾防灾技术体系,地裂缝监测和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地质科学院1000人进入国家非营利创新研究队伍,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了60个部重点实验室和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认定了49个监督检测中心。基础研究与科技奖励取得突破,古生物学系列重大成果丰富了地球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理论,先后在《自然》和《科学》发表论文14篇,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极地与探月研究不断深入。科技成果推广与科学普及成效显著,完成了22个重要矿产“三率”调查评价,制定和发布了27个矿种“三率”指标要求,建设了138个科普基地。此外,“十二五”期间,土地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明显,国际科技合作成果丰硕,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与规划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搭建了全球地质矿产研究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全球207个国家卫星遥感地质矿产解译,编制82个国家或地区矿业投资指南,为320多家企业、地勘单位及研究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国土资源部表示,“十二五”工作实践表明,科技创新要始终围绕土地事业发展、地质找矿突破、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基础研究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支撑和引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持续发力。依照《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国土资源工作定位,坚持需求引领、前瞻部署、自主创新和统筹协调的原则,开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突出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队伍,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提供保障,为国土资源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倩)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6年9月22-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