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今年备着明年看着后年想着大后年
徐绍史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强调,地调工作要积极配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永远掌握着找矿突破的主动权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 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2-02-14
2月11日至12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研究部署了2012年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在会上作了题为《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工作报告。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寿嘉华,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龙、李金发,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出席会议。 中组部、中编办、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审计署、国家公务员局、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领导以及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部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国地调局高级咨询委员会院士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27个局属单位、全国31个省(市、区)国土资源厅(局)、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有关地质院校和大型矿业企业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徐绍史表示,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开局良好,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创新,勇攀高峰。 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对我们基础地质工作、矿产地质工作有了新的需求;要实现“358”的目标,非常艰巨,地质调查工作如何做好配合是我们面临的大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找矿突破的第一年,找矿突破有了重大进展: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力度加大,商业勘查积极跟进,从东到西多点收获。环境地质工作更加主动地推进,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物探、化探、遥感、钻探等技术研发取得新成果,生物勘测技术和实施专项已经顺利实施。队伍建设和综合管理不断加强。 下一步,要始终坚持“3年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5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8年~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目标,推进“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新机制,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工作要干在今年,备着明年,看着后年,想着大后年,永远掌握着找矿突破的主动权。 要注重政策设计,抓新制度供给。在政策设计过程当中,要坚持部省联动,发挥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使用经济手段并辅以行政手段,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和谐并重。在新制度供给时要总结、提炼现有的成功经验、模式,要注意针对性、应用性、普适性,对于个案要用因地施策的办法,对于方法正确但还不成熟的经验要予以帮助使之进步,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部署一些试点。 要努力创新整装勘查区的组织管理工作。整装勘查区的矿政管理要给予高度关注,要密切关注、合理解决管理当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要注意总结,把行之有效、实践成功的一些做法推而广之或者是因地施策,来推动加快整装勘查区的工作。 汪民表示,2012年地质调查工作将紧紧围绕保障资源和保护环境两大主题,高举两面旗帜,着力抓好6个方面工作。 一、深刻认识两个规律,坚持公益性工作定位。以公益服务为主线,进一步深刻理解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工作中不断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内涵和实质,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切实做好与地勘基金、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衔接,衔接好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二、贯彻落实新机制,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公益性地质工作要充分发挥好以下作用。一是先行和拉动作用。通过公益性地质工作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圈定更多的找矿异常,发现更多的找矿线索,提供更多的找矿靶区,引导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二是统筹部署作用。做好“三个统筹部署”,即各类勘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陆域与海域、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地质调查工作,以及大宗工业原料矿产与新兴产业战略资源、金属与非金属、常规与非常规能源的调查评价工作。三是业务支撑作用。地调局、大区中心和各省厅要积极做好业务支撑工作,形成找矿突破三级支撑体系。四是引领和指导作用。科技创新要贯穿于地质找矿的全过程,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和技术方法问题。 三、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地质矿产工作作为技术密集型工作,应以科技进步来推动地质矿产工作的改革发展。加强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建立地球科学新的系统理论、观念和方法。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创新。充分认识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这些都为地质科技发展展示了广阔前景,指明了奋斗方向。今年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提升成矿理论认识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地质勘查技术,提高探测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提高野外调查的科技和现代化水平。 四、拓展地质工作领域,积极服务国计民生。一是加强水工环地质调查,选择重点地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加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开展主要平原区和中西部主要城市的1∶25万~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二是不断延长地质工作链,完成主要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和示范工程建设,开展极地、月球地质调查评价,推动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三是建立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技术支撑体系,开展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污染修复等技术研究,研究矿产资源由量到质再到生态管护的途径,研究地质环境生态管护内容,调查、评价方法。四是做好业务支撑,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有效为支撑应急抗旱、地灾调查,开展全国矿山卫片执法检查“一张图”遥感调查,加强重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五、着力抓好三个环节,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公益服务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生命线。做好公益服务,就是要向国家和社会提供满意的地质产品。而产品的决策、设计、生产与服务,关键是要把握好“项目从哪里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这三大环节。也就是要从项目设置、组织实施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都要树立产品意识。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勇于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服务的内部循环体系,实现从传统的提交地质成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转变。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地质调查能力。一是稳步推进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二是加快促进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实建强;三是继续狠抓项目经费管理;四是加强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五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树立地质团队和地质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王琼杰李平 张立)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1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政府部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矿业服务商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650余人; 共有382家国内外展商参展,比上届增长38%,展览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1倍,标准展位数1050个,比上届增长60%;共推出23个论坛和7场项目推介会;大会推出了425个推介会洽谈项目,比去年增长了32.81%。在大会组织的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上,共有55个项目在项目对接仪式上签约,金额达到157亿元,比上届高出40亿元,增幅达34.19%。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安哥拉等19个国家(地区)的23名矿业部部长、副部长以及驻华大使等40多名国外贵宾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同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家媒体、200多名记者对大会进行了报道。从参会人数、展商、展位规模比较,2011年的大会均创历届新高。 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2年11月4 -6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