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企出海可借力“丝路基金”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7

  经济复苏缓慢致全球矿业投资遇冷。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有业内人士称,全球矿业投资并购领域已经进入观望状态,价格低迷、采矿成本上涨以及缓慢的经济增长,都影响着企业在矿业领域的投资决策。

  不过,尽管悲观情绪在本届矿业大会上稍占上风,但也有矿业企业老总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今后这两三年应该是矿业投资的最佳机遇期。矿价低迷,海外许多矿企市值大幅缩水,现金流困难局面下必然会打折大甩卖;而以矿业为主的国家及地方政府也会在低谷期推出更多税费优惠政策。

  这样的看法从逻辑角度当然有迹可循,自然也会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但问题的关键是,在矿业低潮期,矿业企业的融资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当下是海外矿业投资的好时机,然而不巧的是,口袋里没钱,再好的机遇也不过是无奈的相遇,等矿价再度走强时,只能是错失良机的嗟叹。

  而在本届矿业大会期间,有人给出了破解目前两难局面的新方案。丝路基金副总经理司欣波表示,丝路基金可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这似乎在嗖嗖寒风中突然拂来的一阵暖流,无疑为当下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矿业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路径。

  

影响矿业兴衰的国内外因素

  “全球经济还在深度调整,矿业领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历史经验表明,矿业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方式与世界经济格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丝路基金副总经理司欣波说,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对矿业行业的兴衰演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一直慢于预期,且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今年前两个季度,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美国,其GDP增长率达到了超预期的3.7%,中国上半年也保持了7%的较高增长率。欧元区凭借欧洲央行购债计划、投资计划逐步落实等因素,获得了德国、法国之外更多国家的支撑,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受益于油价及资金成本下降,增长信号比较积极,非洲地区吸引外资的增幅也保持在80%以上。

  但同时,一些国家还在消化高负债、高失业率等危机的后续影响,部分国家出现人口老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速减缓等困难。欧元区经济仍然脆弱,包括亚洲、拉美、独联体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下降明显。

  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等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潜在增长因素和市场风险相互交织,将使全球经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深度调整的缓慢增长。全球矿业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需求不足、融资障碍、盈利困难等挑战。

  让我们再聚焦中国。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小幅回升,全社会用电量在4月份由负转正的基础上继续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销售明显改善,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

  “但同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出口受制于全球市场需求不足而低于预期,通缩压力不容忽视。”司欣波说,财政增收和企业盈利面临挑战,经济运行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过去十年,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由此产生的庞大需求成为支撑全球矿业繁荣最重要的动力。司欣波说,而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结构不断优化,但增速已经放缓。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需求,对全球矿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他认为,正是由于全球及自身的经济增长都在经历深度调整,传统动力有所减弱,新型动力还未生成,全球矿业的需求结构、产业链格局、贸易及投资条件都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

  

矿业投资需注意“四大趋势”

  “虽然全球矿业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的低迷,但已在深度调整中显示出未来的几个趋势性特征。”司欣波说。

  第一个趋势,全球矿业持续低迷,尚未出现好转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之油价不断下探到5年来新低,并触发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促使全球矿业形势落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水平,今明两年将延续下跌。

  根据SNL数据监测,金属价格指数由今年3月的107点降至6月末的103点,全球勘探作业项目数由2014年4季度的418个降到今年1 季度的380个,2季度降至363个;全球矿业活动指数PAI今年6月为44.3,接近3年来40.2的最低点。

  “全球矿产资源消费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司欣波认为,矿产原料和加工品的供应均由短缺变成主要矿产过剩,矿产品、矿业资产及矿业企业股票共同面临价格危机。短期来看,本轮全球矿业行业整体低迷,尚未出现转机。

  第二个趋势,全球矿产地质勘查从传统的矿业大国逐步向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和空白区域扩大。矿产地质勘查是不断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加之矿业发展整体低迷带来的价格和成本压力,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大国吸引全球矿业投资额的比重显著下降,矿产勘查勘探投资的热点逐步向资源丰富的拉美、非洲等地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

  比如,2014年加拿大成为全球十大矿商矿产勘查首选地区,而与此同时,深海、高海拔地区和极地矿产勘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样就对资金、技术、设备全产业链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矿产勘查范围扩大为全球矿业复苏提供了基础和信心。”司欣波说,伴随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和矿业自身的整合与升级,今后两到三年,全球矿业行业的整体表现应会有所改善。

  第三个趋势,矿业领域的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标准日益严格,提高了矿业投资合作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压力。传统的矿业作业方式常伴随着环境问题等隐患,而全球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与调整,都愈发要求改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与效率。

  “这意味着矿业投资经营技术门槛提高,成本会增加,并将推动全球矿业以回报、效率等标准优胜劣汰和项目整合。”司欣波说,在项目投资领域,大型跨国银行和投资机构逐渐形成一些专注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共同标准,未来国际矿业发展需要对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给予必要的关注,有关投资合作也应在收益及风险分析框架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四个趋势,行业低迷伴随着监管的宽松化,促使国际矿业领域的并购和重组更加活跃。

  “严峻的市场形势为矿业行业带来压力,也为矿业企业提供了更多整合重组的需求与机遇。”司欣波称,大型国际矿业企业更多使用资产并购和重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营质量,并降低运营风险。

  SNL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矿业并购交易23宗,二季度为35宗,一季度金属资源相关的并购金额为29.3亿美元,二季度上升2倍,超过了65亿美元。

  “一些矿产资源国家为遏制经济下行提高其矿业竞争力,采取修改矿法、调整税费、加快审批等措施,改善其矿业投资环境,呈现出矿业监管宽松化的新动向。”司欣波认为,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的变化,为矿业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及投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专家详解“丝路基金”功能定位

  中国的丝路基金是顺应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势而生,它致力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仍不容乐观,包括矿业在内的诸多行业都未摆脱衰退压力,各国需要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各领域加强协调合作,才能够共度时艰、共谋发展,这对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而言也不例外。”司欣波表示。

  丝路基金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也是在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作格局升级的大势之下而生的。司欣波称,丝路基金可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第一,关于丝路基金的定位。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期间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是中国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设立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通过以股权投资为主的多种方式,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领域的投融资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并实现基金自身合理的投资回报和中长期财务持续运作。

  因此,丝路基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建立更加平等均衡新型化的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为相关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平台,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不追求短期获利,尤其能够为以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业及金融合作等为代表的周期长、回报一般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主要以股权投资为主,支持企业由EPC为主的工程承包,发展为股东身份为主的深度参与,强化对项目的掌控能力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经营。四是可灵活提供债权形成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企业根据项目特点和交易结构,妥善安排最优的融资机构。五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是援助性或者是政策性基金。遵循市场规律和要求,保持可持续,更好地承载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二,丝路基金的投资理念。

  首先,丝路基金的投资运作坚持与各国发展对话和规划相衔接的对接原则。“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建的理念,不搞封闭型、排他性的合作。丝路基金的投资就是要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发展规划相对接,照顾合作国家的舒适度,通过合作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

  其次,丝路基金的投资运作坚持实现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的效益原则。丝路基金是按照股份制公司组建,相关投资运作必须追求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这是对投资人负责,也是丝路基金能够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

  同时,丝路基金的投资运作坚持同国内外其他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丝路基金遵循中国和投资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和国际金融秩序,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尊重国内外其他的金融机构的业务,重视与这些机构协作配合、互为补充,以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在共同推进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蓝图中,丝路基金与其他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最后,丝路基金的投资运作坚持欢迎各位投资者共同合作的开放原则。丝路基金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机构,欢迎境内外投资者项目层面参与合作,运作一段时间之后,还将考虑对更多投资者开放,或在子基金层面上展开合作,无论是多边机构还是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和投资机构,丝路基金都将以开放的胸怀寻找适宜的合作机会,与这些机构共同为地区和全球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第三,关于丝路基金的投资方向。

  “丝路基金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主要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司欣波表示,当然,除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之外,在地理上也并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其他国家和地区只要适合丝路基金投资条件的项目,也可以考虑提供投融资支持。

  司欣波说,丝路基金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行合作,注重分享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高新技术和优势产能,促进有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行业方面,丝路基金现阶段重点投资于包括交通运输领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行业,包括油气、新能源和矿业开发等在内的能源资源行业,包括大型成套设备,基础工业、高新技术引进等在内的产能及技术合作行业,以及境外金融并购和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行业合作。司欣波特别提醒,本届矿业大会所关注的资源矿业领域,也是丝路基金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的投资领域。

  

“丝路基金”护航矿业海外拓展

  “丝路基金是一艘航船,已经在‘一带一路’的大海里扬帆启航;丝路基金也是一条纽带,致力于推进资本与产业的有机联合;丝路基金更是一个好的伙伴,可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共同推进国际矿业投资合作。”司欣波说。

  首先,丝路基金可以发挥专注于“一带一”路投资的独特作用。丝路基金是中国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专门成立的投融资机构,专注于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决策链条短、决策效率高,将顺应全球矿业行业发展的趋势,在矿业领域中促进中国企业与沿线各国开展更深入、更多元化的投资合作。

  其次,丝路基金可以发挥投资杠杆和增信的作用。矿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地勘、开采、生产、加工等各环节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矿业贸易和投资的交易金额在国际经贸统计中总是排名在各行业前列。

  “丝路基金作为具有国家背景的专业投资者,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高等级的信用,能够在矿业开发和并购中为企业或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本金支持,增加企业信用,促进项目成熟,达到融资条件,并促使项目尽快落地。”司欣波说,对矿业企业并购重组的资本运作而言,丝路基金更是可以发挥专业的财务投资人的作用,成为企业可靠的合作伙伴。

  第三,丝路基金可以发挥平抑周期波动、稳定市场的作用。国际矿业的供需机构及投资环境与各国经济形势涨跌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矿业投资本身具有金额大、周期长、获益慢、转向难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投资者主要面对的系统性问题。

  “丝路基金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与一般的投资机构相比,其投资期限更长,更看重中长期合理投资收益。因此,丝路基金可以跨越行业发展周期,对短期的财务波动具有更高的容忍度,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周期性脉冲式的市场涨跌,助力实现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司欣波表示,这对矿业行业而言是最难得的财务投资人。

  第四,丝路基金可以发挥多品种投资工具灵活组合的协同作用。“矿业生产和投资通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交易结构,投融资模式的设计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司欣波介绍,丝路基金以股权投资为主,同时还能提供贷款、债权、夹层投资、子基金等各类投资品种,是极少数能够采取全类型投资工具进行资金投入的投资机构,可以更好地协同矿业企业和项目投融资各方的诉求,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搭建最合理的合作结构,促进各方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五,丝路基金可以发挥效率改进和价值增值的作用。实践中,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也会以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更多具有政策性、援助性色彩,往往很难实现中长期可持续。

  司欣波称,丝路基金在顺应和对接各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始终强调坚持市场化运作,它聚集的专业的投资团队,有能力参与矿业合作,既作为高信用的投资人,也作为高水平的财务顾问,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有效发现反映市场的信号,改善公司治理,优化投融资方案,促进企业将宏观发展战略与微观市场效率有效结合,实现长期的价值增值。

  第六,丝路基金可以发挥资金和产业的引领作用。矿业作为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资源要素,其产业链条较长,上下游行业众多,丝路基金可以凭借以中长期股权投资为主,投资领域广阔,投资品种灵活等众多优势,发挥示范作用。

  司欣波表示,丝路基金不仅可以引领和催化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入矿业领域,并且能够助力相关企业从矿业领域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现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投资机遇,实现1+1大于2的累加效应。(李平)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李金发会见印度矿业部联席秘书尼兰詹•辛格一行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出处: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    时间:2015-10-26

  201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在局机关会见了来访的印度矿业部联席秘书尼兰詹•辛格、印度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拉朱和印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辛师兰一行。   李金发向来宾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发展史和当前我局正在实施的地质调查“九大计划”。他指出,中国和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两国山水相连,地质构造相似,地质调查技术优势互补,通过合作将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和造福两国人民。李金发建议在如下方面深化双方合作:一是建立稳定的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印度地质调查局高层和科研人员互访交流。二是搭建多边地学合作平台。希望印度地质调查局积极参加中国-南亚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活动,提高该区域地学研究水平。三是落实两局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并通过项目合作推进两局的合作。   尼兰詹•辛格高度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近些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推动东亚东南亚地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希望在地质填图、地层研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领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全面合作。为落实2015年莫迪总理访华期间签署的两局合作谅解备忘录,印度地质调查局提出五项合作项目建议,希望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早日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并启动合作项目。   局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和西安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见。(舒思齐)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李金发会见马里共和国矿业部部长助理兼技术顾问宾德•特洛一行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出处: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    时间:2015-10-26

  201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在局机关会见来访的马里共和国矿业部部长助理兼技术顾问宾德•特洛、马里地质矿产局局长勒兰达•哈瓦和马里石油勘探促进局副局长阿哈迈德•默罕默德。   李金发向来宾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基本概况和地质调查“九大计划”。他对中国-马里地质矿业领域国际合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落实中国国土资源部与马里矿业部合作谅解备忘录,适时签订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马里地质矿产局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二是推进两国间地学领域务实合作。推动组织武汉中心等直属单位与马里地矿单位在成矿规律研究与资源潜力评价、地球化学填图、数字地质填图、样品测试方法技术交流以及地学数据库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三是促进矿业投资,希望与马里共同打造矿业投资信息平台,为矿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促进双方矿业企业投资合作。   宾德•特洛介绍了在中国访问情况,赞赏了中国先进的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她希望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合作:一是编制两国地质调查合作规划,全面启动中国-马里地质矿产合作。二是帮助马里培训地质矿产人才。三是双方指定合作项目联络人,尽早启动中国-马里地质调查合作项目。最后,她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代表团出席2016年度马里矿业大会,届时签署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马里地质矿产局合作谅解备忘录。   局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和中地海外集团公司代表参加会见。(舒思齐 谷兰丁)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0-26图为姜大明(右三)、冯长根(右四)为重新安放的李四光铜像揭幕。 李振涛 摄

  10月25日,在李四光诞辰126周年之际,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姜大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姜大明指出,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大力弘扬李四光精神,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开幕式。

  姜大明代表国土资源部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李四光家人致以亲切问候。姜大明指出,李四光先生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是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姜大明强调,弘扬李四光先生的爱国情怀,就是要把国家利益装在心里,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我们要敢于担当,把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历史使命。弘扬李四光先生的科学品格,就是要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深入探索和把握自然规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既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把地质工作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弘扬李四光先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地质科学和技术的新突破。把创新摆在地质工作的首位,倡导创新思维,深刻把握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创新论英雄,推动我国地质科学走在世界的前列。弘扬李四光先生的师表风范,就是要加快推动人才成长,实现地质科学事业的永续发展。敞开胸怀、放开眼界,不拘一格培养和造就人才,为青年才俊成长开辟道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地质事业第一资源的理念,把适应国家需要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推动中国地质科学形成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弘扬先生的求实作风,就是要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工作中不严不实问题,使各项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开幕式上,姜大明、汪民、冯长根等为首批“李四光学者”和“杰出地质人才”称号获得者颁发证书,并为重新安放的李四光铜像揭幕,参观修整后重新开放的李四光纪念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老领导寿嘉华、孟宪来、张洪涛、王宝才,地质科学领域两院院士李廷栋、陈毓川、赵文津、肖序常、杨文采、裴荣富、卢耀如、马瑾、邓起东、康玉柱、石耀霖、金之钧、莫宣学,以及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徐勇、李四光亲属代表邹宗平分别发言。

  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会期从25日~27日。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武警黄金部队、相关院校、有关地勘单位、企业等单位近150名专家参加。(乔思伟)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出处: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   时间:2015-10-26

  10月22日,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在天津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来自秘鲁、缅甸、泰国、伊朗、苏丹、土耳其、新西兰、加纳及马达加斯加9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调查局长、副局长对本国地质和矿产资源概况、地学研究、地质工作和矿业投资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表达了加强国际地学合作研究和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的积极愿望。   王研指出,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是推动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矿业大会举办十七届以来,是第一次将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纳入会议议程,与国际矿业部长论坛、矿业发展高层论坛并列成为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和矿业企业三方面的高级别论坛。这一高层论坛的设立,在近几年矿业形势低迷形势衬托下,更加凸显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科技与地质工作无国界,推动国际地质事业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加强各国地质工作的交流互鉴和携手合作,通过建立和利用双边多边合作网络和平台,开展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地质调查合作、地学信息共建共享,促进各国矿业合作,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王研强调,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是按照国土资源部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以来,围绕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秉承“五大服务”的宗旨,实现“六个一流”的目标,完成“六个任务”、“九大计划”,在地质调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调查经验、形成了配套齐全的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并培育了众多技术团队。近些年积极开展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已经与全球50多个国家签署了100多项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与项目合作协议,与合作伙伴分享了地质调查技术和经验,提高了合作国地质调查程度,促进了本国和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目前已经与马达加斯加地质研究院在地球化学填图方面已经合作了11年,与秘鲁研究院合作开展了8年,与苏丹进行了近4年的合作,开展了地球化学填图和人员的培训,今年5月与伊朗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已就具体合作项目达成一致,与泰国在水文地质和岩溶气候等方面正在展开合作。   王研表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后将继续加大在地质调查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与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合作平台,开展务实合作。   最后,借助此次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平台,王研代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土耳其矿产调查与勘探总局签署双边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与伊朗地质调查局签署两国地球化学填图合作项目协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大会宣传组)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 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院长苏珊挪•格拉蒂丝•维尔卡•阿查塔演讲 缅甸矿业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局副局长卡瓦•丁演讲 泰国矿产资源局副局长塔薛蓬•努加农演讲 伊朗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赫扎雷•穆罕默德扎演讲 苏丹地质调查局局长尤希夫•埃尔萨玛尼演讲 土耳其矿产调查与勘探总局局长玉幕甫•孜牙•考萨尔演讲 新西兰GNS Science地质资源部负责人凯文•法里演讲 加纳地质调查局局长约翰•阿格耶•多杜 马达加斯加矿产与石油部总工拉索罗门拉拉•恩帝 会场 会场 签协议 签协议 合影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就资源管理政策解读答疑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6

  记者日前从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围绕国土资源部推进矿业权改革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矿业权监管服务水平、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开发保护的关系等方面出台的政策专门举行了论坛,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与答疑。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姚华军介绍了非油气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他表示,近3年我国矿业权总量在下降,截至2013年6月探矿权总数为3.3万个,而到今年6月探矿权总数已不足3万个,下跌了2.9%;采矿权从上世纪90年代的28万个下降至今年6月的7.7万个。按照矿种排序,总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金、铜、铅、铁和煤。

  针对未来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情况,他表示,将深化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尤其是对含金量高的要继续按照矿种进行调整;要围绕矿业权,形成2+1核心制度模式;继续升级优化矿业权统一配套制度,重点强化监管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监管功能。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于海峰介绍了关于矿业权监督履行管理方面的政策,着重强调了矿业权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他表示,新制度公示的内容包括政府部门掌控的监管信息,依据其中的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名单管理信息,管理部门将会有相应的惩戒或惩罚措施。这项制度将从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部和省级先试点,2017年开始在全国各个市县全面开展。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介绍了我国油气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他表示,目前油气资源管理及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没有出台,尚在探索中,但是针对油气资源管理的改革已经从常规油气的公开招标、油气探采资质改革及税费改革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闫刚介绍了我国矿山项目土地覆盖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

  会上,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还针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刘晓慧)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陈景河谈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矿业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6

  编者按:

  

站位决定空间,角度决定方向,高度决定视野,态度决定未来。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矿业“寒冬期”叠加的当下,身处其中、饱受影响又肩负重任的矿业企业领导者应该以何种姿态看待现状、思考未来?

  

在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看来,寒冬是考验,但新常态更孕育大机会。

  

四年前,陈景河就曾提出矿业寒冬或将出现的警示,今天却已不幸成为现实。在他看来,在3~5年内,矿产品价格仍将在目前价位上震荡,部分品种还有进一步探低的可能,之后可能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过去“黄金十年”的辉煌绝不可能重现。

  

作为矿业行业的一员,陈景河坦言,对目前的经济和矿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才会更安全。在他看来,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低迷,是矿业行业的新常态。矿业企业要做的不应该抱怨市场,因为谁也不能左右市场。苦练内功,控制成本,才是矿业企业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在矿业高潮时期形成的管理体系和诸多举措,在目前矿业寒冬背景下进行改革和调整,是必然的事。首先要保生存,然后才能谋发展。

  

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矿业走势,陈景河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矿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会日趋活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矿业企业参与全球矿业市场的力度和广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将成为新时期全球矿业市场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全球矿业格局或将由此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也许,他的观点并不一定能获得所有业内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矿业寒冬期,作为我国重要矿企之一的带头人,陈景河带领企业从自我出发、主动迎接挑战、在危机中寻找突破口,以谋求发展的思考和实践精神值得我们肯定。

  

现实中,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新常态下,紫金矿业的发展战略没有重大调整,“抓改革、保增长、促发展”是紫金矿业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主基调,国际化是该公司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方向,控制资本支出和营运成本是主要工作。

  

为了能让这种积极的声音在行业中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本报特在此全文刊登陈景河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的发言,供业内参考学习。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就中国矿业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谈的这个问题相当沉重,因为我们正处在矿业的“寒冬”中,矿业领域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寒意,都必须经受严冬的考验。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这场寒冬还要持续多久?现在是“最冷”的时段吗?中国矿业的现状和未来如何?在此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新常态下的矿业寒冬

  

(一)新常态下需求不振对矿业有重大影响

  

“新常态”是目前经济类网络和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也已成为市场的共识,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主力从过去的第二产业变为第三产业,增长方式从以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的量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质的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

  

过去三十年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到了“天花板”,有“量”就能增长、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过剩成为新常态下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其中,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特别是金属材料业有重大影响。

  

就大宗商品中的金属而言,中国大陆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40%~50%,中国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全球第一。正是如此巨大的消费,形成长达十几年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过去多年闻矿而“疯”而“狂”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多少投资者由此而一夜暴富。超高利润诱导巨额投资,逐渐产生过剩产能,在消费需求增长下降甚至负增长的背景下,三年前矿产品价格开始下跌,甚至是断崖式暴跌,导致目前矿业行业极其困难,太多的投资者深陷其中。这就如曾经极其红火的煤炭行业一样,从巨额利润到几乎全行业亏损,就是一个生动而残酷的写照!

  

中国大陆人口占全球人口约20%,而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矿产品大多超过全球人均水平的一倍。在这种背景下,仍然指望中国拉动全球需求较大增长是不现实的。尽管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仍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额度在明显减缓。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仍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

  

(二)3年~5年内价格震荡、探底仍将持续

  

四年前,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探矿者年会上,我就提出了矿业寒冬或将出现的警示,当时大多数同行不以为然。然而2012年开始的部分矿产品价格下跌,之后延续至今的全面暴跌,不幸成为现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2年开始,采矿业利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逐年扩大,2013年为-17.34%,2014年为-23%,今年1~8月为-57.3%;在规模工业利润中,2011年采矿业占18.9%,今年1~8月下降到5.05%。目前看来,矿业企业经营形势极为严峻。可以预见,朱训老部长过去反复呼吁的“四矿”问题将会重新出现。

  

不少同行一直期盼着今天能够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2009年迅速实现“V”型反转一样,期待矿产品价格重回快速上涨的轨道,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在3~5年内,矿产品价格仍将在目前价位上震荡,部分品种还有进一步探低的可能,之后可能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绝不可能重现过去“黄金十年”的辉煌。

  

事实上,各大矿业公司大多在价格暴跌、亏损持续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产量,从而控制单位成本。比如铁矿,即使在价格从高位暴跌约70%的情况下,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国际矿业巨头仍然在增加产量。因此,即使价格暴跌导致大量高成本矿山关闭,市场供应也不容易减少,目前的铁精矿和煤炭产量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希望通过产能消失和产量大幅度减少,实现矿产品价格回归到合理价位,这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长得多。

  

(三)中国矿业行业先天不足,保生存是首要目标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矿业企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更多。

  

首先,国内矿产资源普遍为中小型,品位低、开采难度大,而且矿权获取以及土地、林地、环保审批和地方协调难度较大,代价也高;矿业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总体较为僵化,企业多而小,部分大而不强;大部分企业负担重,债务比例高,成本高企,面对矿业寒冬,缺少应对之策和有效措施。

  

其次,中国的矿业经济是诸侯经济,国有矿业仍然占绝对优势,以行政区划控制矿产资源是一大特色。即使在目前矿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兼并重组也少有发生。等苹果全烂了才想到卖,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以市场方式解决矿业问题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三,中国大宗矿产品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对外依存度高,56%的铁矿、83%的铜矿、57%的铝土矿、57%的原油,都需要进口。目前,中国大量高成本的中小铁矿企业纷纷倒闭,即使是我们优势矿种、全球产量第一的煤炭,也在海外低成本矿的冲击下,丢盔弃甲,陷入困境,这就是现实。

  

作为矿业行业的一员,对目前的经济和矿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才会更安全;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低迷,是矿业行业的新常态。我们不应该抱怨市场,因为谁也不能左右市场。苦练内功,控制成本,才是我们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在矿业高潮时期形成的管理体系和诸多举措,在目前矿业寒冬背景下进行改革和调整,是必然的事。首先要保生存,然后才能谋发展。

  

二、新常态孕育大机会

  

(一)危机下的积极因素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是没有问题的。在目前经济基数很大的背景下,即使5%的增长,也是不错的速度。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到2025年,主要矿产品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和增长量会明显减缓。

  

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化速度的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矿产品需求增长的重要区域;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西方发达经济体对矿物原材料的需求也会有一定增长。

  

目前的矿产品价格相当一部分徘徊在现金成本附近。近年来,新增或即将新增的产能,由于其巨大的资本开支及建设投资,大部分综合成本已经远高于产品价格,陷入矿山投产即亏损甚至面临关闭的状态。由于成本红线和高成本产能的消失,矿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在新的历史时期,矿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会日趋活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矿业企业参与全球矿业市场的力度和广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将成为新时期全球矿业市场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全球矿业格局或将由此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二)中国部分优秀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矿业竞争的条件

  

过去三十年,中国市场以及中国矿产品生产和消费为全球经济及矿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矿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矿业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

  

中国企业在市场泡沫高企时期“走出去”,成功案例不多,教训和代价不少。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指责这些先行者,因为成功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而且国际矿业巨头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矿业危机下大量的国际矿业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或拨备损失,比如某国际矿业巨头2011年用40亿美元买下了一个矿床,三年后卖出仅5000万美元,这就是市场!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矿业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部分企业已初步具备了逐鹿全球矿业市场的能力。在先进矿业开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及成本控制方面,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小型复杂矿床的开采方面,中国矿业企业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且创造了不少矿业开发的神话。中国矿业目前主要缺乏的是国际运营人才和经验,这些只能在实践中解决。

  

(三)“走出去”是中国矿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过度,保有资源储量较低,人均保有量水平极其低下,大部分矿业公司仅限于国内发展,空间非常有限,难度会越来越大。

  

目前,全球矿业市场极其低迷,相当部分的矿产资源和矿业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有实力和能力的矿业企业要借此机会,大胆“走出去”,参与全球矿业市场的合作与竞争,这是中国矿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品市场。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没有培育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矿业集团,在矿业领域就是重大的失败!

  

过去十几年,中国商品走向全球,今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资本全面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指日可待。中国矿业企业和投资基金必将借助这一东风,与国际矿业企业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及矿业市场的振兴。

  

三、新常态下应有新作为

  

(一)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目前,相当一部分与矿业有关的法规都是在矿业非常火爆的时期制定的,对于规范当时的矿业市场秩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反过来,行政审批过度严格,矿业权的获取和市场流转都存在过多限制。要完成一个完整矿山开采证照的办理,手续繁琐,时间跨度长,这些都会对矿业行业的市场化造成较大的制约。此外,在矿业行业利润丰厚的时期,国家及有关省份出台了许多严苛的税费政策,有的地方政府把矿业权当作土地等同管理,就连探矿权申请在先获取的基本条件,也一律被招投标程序代替,这些不利于矿业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对诸多审批审核事项进行了重大改革,如国家发改委和工商部门就项目审批、企业登记管理、兼并重组等下放了许多权利,出台了许多便利规定,希望通过简政放权来激活市场。我们也非常期待矿业相关管理部门和财税部门能够尽快完成相关改革,给处于寒冬中的矿业企业一些温暖,帮助矿业企业渡过难关。

  

(二)关注背景异常与环境污染的区别,做好矿山环保监管

  

确保环境安全是矿山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紫金矿业在这方面曾经犯过错,吃过大亏,教训极其深刻。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矿业企业二十多年来,在矿山环保方面的进步是巨大的,政府对环保方面的监管也是极其严厉的,一些方面监管的严厉程度远远超过海外监管。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矿床的发现主要是通过水、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元素的异常来实现的,对金属矿而言,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重金属污染”。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把自然背景的“重金属异常”与开发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严格区分开来,尤其在勘查阶段,环境地质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媒体上经常出现所谓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据我了解,大部分应该都是自然形成的“土壤重金属异常”,也就是背景异常。希望我们的地质和矿业同行以及监管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和关注背景异常与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别,否则整个矿业行业将遭受“无妄之灾”,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借鉴海外环保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科学监管水平。

  

(三)大力支持矿业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矿业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矿业企业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希望政府能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为“走出去”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便利通道,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企业海外并购和项目建设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同时在项目审批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我们要虚心向国际先进同行学习,把我们自身的优势与项目所在地的客观情况良好结合,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要求自己,高度重视社区的和谐协调发展;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和力量,形成合力,抱团出海,避免恶性竞争。

  

(四)行业协会应成为企业避风取暖的场所

  

中国矿业联合会及有关协会作为矿业企业的行业组织,在矿业寒冬下要发挥积极作用,在政策法规和税费方面,认真听取企业意见,积极、系统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矿业行业的现状和诉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矿业发展环境,为正在经历寒冬的矿业企业提供避风取暖的场所。

  

(五)紫金矿业愿与同行们携手共度难关、共谋发展

  

紫金矿业的发展得到了各位领导、同行及协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在新常态下,紫金矿业的发展战略没有重大调整,国际化是公司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方向。我们重点关注一些成熟的大型金、铜等金属矿业项目,非常愿意并重视与国内外大型矿业公司合作。

  

面对金属价格的大幅度下跌,紫金矿业也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抓改革、保增长、促发展”是我们未来一定时期工作的主基调,我们把控制资本支出和营运成本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紫金矿业的矿产品毛利率高于大多数矿业企业的水平,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面对未来,我们仍然充满信心!

  

紫金矿业过去二十几年在国内的发展是比较成功的,未来关键看海外的发展。公司将继续按照企业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式,充分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来解决公司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非常愿意与国内外同行及投资者共同携手,抵御矿业寒冬,共同迎接矿业春天的来临!(刘艾瑛)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6

  截至目前,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连续举办5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坛”。该论坛旨在搭建矿产资源先进适用技术的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利用水平。本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坛”以嘉宾发言及参会人员互动的方式充分交流了看法、经验。会上,嘉宾与参会人员各抒己见。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现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贺冰清从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潜力、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

  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根据跟踪统计数据显示,一次能源单位GDP矿耗下降较为明显。一方面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我国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尽管现在开采深度、难度都在逐年加大,但是综合开采回采率却稳步提高了4.8个百分点,包括陆采的回采率也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达到96%以上。此外,从整体上来看尾矿利用率也在持续上升。

  据了解,该院曾规划2010年~2015年全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20%,从目前来看能够完成这个预期目标。

  在发展潜力方面,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很大,这主要缘于我国的资源情况——低品位资源量较大,尾矿量也较多。可见,我国已进入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时代。

  在政策方面,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2011年~2020年战略行动纲要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作为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中央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连续出台了几大政策,包括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这些政策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旨在推动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此外,各部委还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计划,包括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推广计划等,这些政策和计划也都提到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做了综合先进技术的遴选与推广工作,总结推广了210项先进技术。去年年底,国土资源部还组织修订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矿业正从高度重视找矿逐步转变为重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合理评价矿产资源储量等成难点

  从2014年年初至今,铁矿石价格已大幅下跌60%。从公布的2014年财报来看,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这四大世界矿业企业的净利润下跌超过85%。对此,德勤技术服务部总监王会利分析,矿业基本归属于制造业,当前经济形势增长放缓,近两三年整个制造业PM2徘徊在50左右,这意味着矿业投资意向仍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将成为务实的选择。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于海峰介绍,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实施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行动,开展了全国22个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三率调查工作,制定并发布了22个矿种合理开发利用最低指标要求,遴选出四批210项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创了综合利用工作的新局面。目前,第四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选工作刚刚完成,目的就是促进和引导矿业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转化率和普及率较低、企业不够重视、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研发投入和规模应用较小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亟需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主要以井下开采为主,尽管井下开采回采率已达到或超过80%,高于很多发达国家的开采率,但能耗居高不下,这是因为我国主要以二级、三级、四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这是能耗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在矿产资源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方面,我国虽然比前些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面临着“废石、尾矿的利用,提高金矿质量”等诸多问题。

  信息化是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有效工具,但是近几年国内矿企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实现财务一体化、如何实现集中采购、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最后归纳起来便是——企业亟需一个集成模式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王会利分析认为,大多数国内矿业企业都是集团性质,不仅开采矿山,而且也从事冶炼、加工以及机械方面的工作,在构建信息化平台过程中,要明确整个集团及各业务板块的职责,这点非常关键。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的矿企先从各业务板块开始做起,有的矿企先从集团开始做起,但是做的过程中却职责不清,因此应该先明确职责,该集团做的集团做,该各业务板块做的由各业务板块主动承担。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恩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爱玲认为,这些采矿过程中的很多内外因素易于把握、掌控,但是资源储量看不见、摸不着,而且矿产资源储量与综合利用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资源储量的多少,还有资源储量的划分是否合理,后者则很难把握。

  矿产资源处于矿业链体系的核心,能否合理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对矿产资源储量合理开发与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评价矿产资源,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矿产资源,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调控。矿业公司期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但是这往往与勘查要求相互矛盾,要想解决矛盾就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勘查,在技术上做到全方位的合理评价矿产资源储量。

  “任何储量计算都离不开工业指标,工业指标又要结合市场、矿企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现在工业指标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确认。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共伴生矿产的综合评价。共伴生矿产往往是紧缺矿产,所以一定要去兼顾,勘查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后期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马爱玲如是说。

  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解决之道

  于海峰认为,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实现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利用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通过广大矿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的采选和综合利用方面已取得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涌现出一批先进的技术研发应用优秀企业,这对提高资源应用水平和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用技术盘活资源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盘活一大批低品位矿产,在这方面全国很多矿山都具有示范意义,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紫金矿业集团。”贺冰清进一步解释,我国尾矿多且量大,所以综合利用潜力也很大,尤其是近几年尾矿综合利用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技术进步,现在可利用大量材料;二是现在建设尾矿库需要占用很多土地,征地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要减少尾矿的排放量。

  此外,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一个产品的循环周期仅十几年,这涉及再生金属的二次资源开发利用。特别要提到的是废金属的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它有利于减少对新增矿产资源的消耗,而城市矿产的开发也属于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已进入二次资源利用的新阶段。

  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也是国家战略的需求。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何发钰举例说明,“根据我国资源状况,我国铅锌选矿工艺技术分三大类,即优先浮选、混合浮选、联合工艺,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混合浮选。铅锌尾矿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与国内大部分金属尾矿类似。我国的铅锌采选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采矿回收率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很多矿企‘走出去’开发海外铅锌资源,但是好的铅锌资源已被世界各大矿业公司拥有,留给我国的铅锌资源禀赋较差,但是我国铅锌技术足以支撑企业‘走出去’开发铅锌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大部分以地下矿产资源为主,随着我国整个爆破大规模采矿技术的进步,一些新技术陆续取代了原来落后的技术,并且在大直径升孔以及地压监测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向采选合一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了矿产资源的评价工作,对此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2项要求,涵盖了能源、有色、黑色、非金属矿产,现在已初步形成重要矿产资源体系,为下一步加强对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015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方法》,为全面评价我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南。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示范基地。2011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全国40个矿产资源综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近150亿元,拉动企业配套投入近1000亿元。如今,通过示范基地已带动整个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形成一系列资源节约利用新模式。目前,国土资源部有关单位已初步总结实现了8大综合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9大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新模式,成功推动矿业转型和升级。

  贺冰清认为,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工作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推动,从技术推广、标准建设、监督管理、奖励激励等方面加快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从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我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再上新台阶。(刘艾瑛)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