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研判 煤炭市场“黄金时期”已经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共同在北京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

  

煤炭市场

黄金时期

结束

  蓝皮书指出,在经历了2015年需求的大幅下滑之后,2016年世界煤炭市场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也说明了在当前重视治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情况下,煤炭处在一个较为矛盾的位置。一方面,作为首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和空气污染物来源,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大幅降低了煤炭的使用量;另一方面,由于开采成本较低且分布广泛,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对煤炭有较高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世界煤炭市场重心向亚洲等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继续转移,世界仍然对煤炭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从趋势上来讲,煤炭市场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由于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炭在发电以及各个领域的需求都会继续下降。但是,由于开采成本较低且分布广泛,煤炭仍将是发电、炼钢和制造水泥等产业的首选燃料。虽然由于对空气质量和碳排放量的影响,近年来煤炭广受批评,但目前并不能彻底放弃煤炭,这也是煤炭的矛盾之处。同时世界煤炭市场仍在向亚洲转移,这些人口稠密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寻找便宜且安全的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2000年,欧洲和北美的需求占据全球煤炭总需求的一半左右,亚洲占了不到一半。到了2015年,亚洲占到了四分之三,而欧洲和北美的需求占比大幅降至四分之一以下,这一转变仍将继续。 

  据BP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增长率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大幅下降(从过去20年的2.7%降至0.2%左右),同时,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当然,这一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中国的实际需求情况,因为中国的煤炭产量和需求量都占了全球的一半左右。煤炭消费减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政府转向鼓励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在政策影响下,中国煤炭消费量在未来20年里将趋于平稳,其中仅有化学品制造成为唯一煤炭需求增加的部门。这与过去20年的迅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如此,中国仍将继续主导全球煤炭市场,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煤炭消费仍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作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印度在世界煤炭市场需求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10%增长到2035年的20%,超过三分之二的新增需求将主要用于发电。OECD国家的煤炭消费到2035年将下降40%,其在发电部门的份额将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取代。除印度和其他非OECD亚洲国家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以外,中国和OECD国家的消费量都趋向于降低。

  分区域来看,世界主要地区煤炭产量历史及预测数据显示,北美和欧洲地区的煤炭产量已进入快速下降阶段,而亚太地区作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地区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占有较大的份额。另外,拉美、独联体、非洲等地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蓝皮书指出,在消费领域,世界主要地区和主要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历史及预测数据与生产端相似,北美和欧洲地区的煤炭消费量的下降速度较快,而亚太地区仍将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地区和增速最快的地区,另外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作为发电业和工业的最主要能耗来源,煤炭在这两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在发电业的比重将由2015年的40%左右降至2035年的30%左右,降幅高达四分之一。 

  

推进

天然气人民币

影响深远

  公开资料显示,“天然气人民币”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在2016年11月12日举行的《能源博弈论集》新书发布会暨“天然气人民币”战略研讨会上提出的。天然气人民币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媒体、能源主管部门和油气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这是融合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的一大理论创新,这一战略构想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指导和引领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扩大天然气使用规模、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蓝皮书指出,推进天然气人民币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天然气贸易额有望超过石油,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且是一种可以标准化的产品,便于交易所市场的交易。天然气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所形成的人民币循环链条,可以大大拓展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空间,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将拥有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将随之增大。第二,有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第三,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第四,最直接和最大的收益是获得国际“铸币税”,同时,政府、企业等可以获得更低的人民币融资成本。

  蓝皮书认为,推进天然气人民币战略,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天然气的定价话语权。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作为主要的油气进口地区,存在严重的定价话语权缺失的问题。统计显示,2013年,东北亚地区遵循的天然气贸易基准价格——日本液化天然气平均到岸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6.17美元,约等于德国、英国天然气进口价格的1.5倍,相当于美国亨利天然气中心(Henry Hub)价格的6倍。天然气贸易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亚洲溢价”现象在天然气市场表现得比在石油市场更加突出。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利益。目前日本推行的与石油挂钩的JCC定价机制已经无法反映全球和亚太地区天然气的供需格局,将来在推进天然气人民币战略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东北亚区域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可以建立起反映东北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状况的基准价格,提升东北亚地区在全球天然气定价中的话语权,从而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蓝皮书指出,推进天然气人民币战略,可以推动国内天然气改革和能源结构优化。近年来,尽管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勘探开发和管网开放、定价机制调整等工作总体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国天然气行业的改革还是相对滞后,导致了我国天然气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规模不足,国内销售价和进口价倒挂等也抑制了企业进口的积极性,管网、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运输和调峰能力不足等,都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延缓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战略指引,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缺乏顶层设计的改革,使得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不断循环反复,难以实质性推进。我国需要在天然气人民币这一战略的指引下,进一步推进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和进口主体的多元化,理顺各个环节的价格机制,推动定价机制市场化,更好地提高市场主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口和利用,从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自然环境。

  蓝皮书认为,天然气人民币战略的实施,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和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顶层设计。在这个顶层设计下,我国要更好地完善国内天然气产业政策和外汇管理体制,做好天然气人民币交易机制的设计。 

 

 油气

走出去

面临挑战

 

  蓝皮书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能源民族主义有所抬头。能源民族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国有化和本国利益最大化。中国企业在海外大举收购资源,引发了部分资源国的焦虑甚至恐慌。例如,一些资源国的舆论担心卖掉的资源或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担心国家的资源命脉被中国买断,担心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蓝皮书指出,目标资源国的法律因素和经济制约障碍越来越多,一方面,因为“走出去”较晚,失去先发优势,导致我国石油企业获得海外区块的难度不断增大。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时,进入了西方石油公司不愿意进入的市场,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政治风险较大。另一方面,资源国为了自身利益,“自己吃肉别人啃骨头”,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和限制条款,造成合作区块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差,能源民族主义是个普遍的现象,不是单一的某些国家。如何在共赢的理念基础上用实际行动化解隔阂和矛盾,是“走出去”的一大挑战。

 

 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发生变化

  

蓝皮书指出,2016年的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一些最重要的变化:一是石油价格从2月份的30美元/桶的谷底回升到年底的55美元/桶,上升了一倍,但仍然只有2014年石油价格战开打时的一半;二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出口国于11月30日达成减产协议,协议有效期半年,减产配额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至2017年2月底,协议执行率高达94%,支撑了国际市场的油价和行业投资者的信心。最新出现的情况是,至2017年3月份美国动用钻机数量已接近800台,比最低点时的317台翻了一番多,石油产量增加了52万桶/日,重归900万桶/日的高水平,全球石油库存再创历史新高,结果是石油价格在3月中旬再次跌破50美元。

  蓝皮书认为,在作业区块选择更优化、作业成本更低、水平井段更长、压裂分段更多更深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共同作用下,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了近一半,在50美元/桶的价格环境下,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增加。在需求侧没有重大利好和库存没有太大空间的前提下,供给侧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对手是沙特阿拉伯领导的欧佩克和千百家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

  蓝皮书认为,美国已经逐步替代欧佩克成为搅动供需格局的“机动生产者”。在此影响下,“标杆石油价格”的维护机制已经发生变化,正向着“边际收益石油价格”转变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供需的新格局是供给已有新增量,需求没有新亮点,库存再创新高。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7(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7年9月23-2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