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赴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平台采访获悉:截至6月21日14时52分,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再创新纪录。

  6月13日,随着滚烫的铜水缓缓流出熔炉,紫金矿业旗下的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产出首批粗铜,标志着该矿采选冶工艺流程全线贯通,进入试生产阶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印发《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要求,到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煤矿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5%以上,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智慧北斗精准应用峰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苗前军表示,所有的找矿和矿产资源调查一定是基于原有的地图、基于位置。此前,地矿行业用的都是GPS系统,现在逐渐被北斗系统取代。另外,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讯能实现在偏远地区及时传播有利包括安全方面的信息,保障地质队员人身安全和传达工作信息。而对于矿产开采来说,引入“北斗室内定位体系”推进安全管理一体化的矿山企业已经有太多成型成功的案例。

  工信部近日商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了2017年钨生产总量控制指标,合计钨精矿91300吨,与去年持平。从各省(区)分配情况来看,共有17个省(区)获得生产指标。其中,江西、湖南两省分别为38450吨、23600吨,生产指标之和占总量的67%。工信部要求,有关省(区)工业主管部门下达指标时,应做好与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把指标落实到企业,并制定月度计划。

  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贵州院实施的“开阳磷矿洋水矿区东翼深部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要找矿成果。在贵州省开阳县新发现1处超大型磷块岩矿床,资源量超8亿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探获富磷矿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勘查成果。

  由中煤集团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8米采高成套输送设备近日在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正式投产。该高端装备应用于神东煤炭集团的首个8米采高工作面,该工作面创出了每天产煤5万吨、回采率提高到98%等一系列成绩,刷新了神东煤炭集团的生产纪录。该设备投产第一个月,产量就达到了105万吨,并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预计该工作面能够多回收120万吨煤炭。

  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举办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新闻发布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介绍了试采最新进展、自主创新成果及有关情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