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十大案例,分别为:四川木里县“6·9”泥石流避险、甘肃文县“8·17”泥石流避险、湖南慈利县“7·8”滑坡避险、四川中江县“8·15”滑坡避险、湖南石门县“7·6”滑坡避险、重庆云阳“7·17”滑坡避险、云南泸水“10·22”泥石流避险、重庆石柱“6·14”滑坡避险、四川宝兴“8·16”泥石流避险、湖北恩施“7·21”滑坡避险。

  “当前我国有45座金属矿山开采深度超1000米。”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聚焦深地前沿 引领矿业未来——深地资源绿色智能开发高端论坛”上获悉的。

  为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支持天然气进口利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能源资源的进口税收政策。

  4月28日,《中国矿产地质志》首批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继1906年顾琅与鲁迅合力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矿产志》后,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套全面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全貌及重要成矿规律的重大成果——《中国矿产地质志》正式发布。这是一套规模宏大、价值珍贵、意义重大的综合性和原创性矿产地质成果,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矿产资源详实志书的空白,是中国地学界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

  4月27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别赫佐特·纳尔马托夫(Bekhzot Narmatov)以视频方式主持召开中乌能源合作分委会第六次会议。

  以“防灾减灾排头兵、城市安全守护者”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4月24日-25日在贵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70多家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0多名青年地质工作者参加了本届大会。

  3月26日-29日,第22届上海矿物化石展在上海阿拉城成功举行。

  本次展会在国际惯例的矿物化石陨石展和公益科普文化展的基础上,又同时同地创办了五个特邀展:一是首届海外名石特邀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海外观赏石展,展览集中展出了80余块五大洲的代表石,旨在通过观赏各国赏石风采,透视文化特色、地学知识。二是首届上海海玉特邀展。

  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重要讲话